蟹文化-價值,挑蟹,選蟹
蟹文化:
魯迅說:“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,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?”螃蟹形狀可怕,還要鉗人,開始吃蟹的人確實需要有些勇氣。但可以肯定地說,中華民族是較早懂得吃蟹的民族。《周禮》中載有“蟹胥”,據(jù)說就是一種螃蟹醬,可見早在二千多年前,螃蟹已作為食物出現(xiàn)在我們祖先的筵席上了。北魏賈思勰的《齊民要術》介紹了腌制螃蟹的“藏蟹法”,把吃蟹的方法又提高了一步。后來陸龜蒙的《蟹志》,傅肱的《蟹譜》,高似孫的《蟹略》,都是有關蟹的專著,中國人對蟹的知識更豐富了。
大閘蟹的營養(yǎng)價值:
陽澄湖蟹肉質(zhì)細嫩,味鮮美,營養(yǎng)豐富。同其它螃蟹或別的水產(chǎn)品相比,所含的水份較少,含蛋白質(zhì)、脂肪質(zhì)、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A等營養(yǎng)成份特別豐富。根據(jù)檢驗報告測定:每100克蟹肉中含碳水化合物7克;蛋白質(zhì)14克;熱量139千卡;鐵13毫克;核黃酸0.71豪爽;維生素:A5960(國際脂肪單位:5.9克)。
挑蟹要點:
怎么挑螃蟹?陽澄湖大閘蟹有著與眾不同的四大特點:
一是青背,蟹殼成青灰色,平滑而有光澤;
二是白肚,貼泥的肚臍、甲殼晶瑩潔白,沒有黑色斑點;
三是黃毛,蟹腿的毛長而黃,根根挺拔;
四是金爪,蟹爪金黃,堅挺有力,放在玻璃上都能八足挺立,雙螯騰空。
精細選蟹要“五看”:
一看蟹殼。凡殼背呈黑綠色,帶有亮光,都為肉厚壯實;殼背呈黃色的,大多較瘦弱。
二看肚臍。肚臍凸出來的,一般都膏肥脂滿;凹進去的,大多膘體不足。
三看螯足。凡螯足上絨毛從生,都螯足老;而熬足無絨毛,則體軟無肉。
四看活力。將螃蟹翻身來,腹部朝天,能迅速用螯足彈轉(zhuǎn)翻回的,活力強,可保存;不能翻回的,活力差,存放的時間不能長。
五看雄雌。農(nóng)歷八、九月里挑雌蟹,九月過后先雄蟹,因為雌雄螃蟹分別在這兩個時候性腺成熟,滋味營養(yǎng)最佳。
原創(chuàng)文章,轉(zhuǎn)載請注明http://www.eouul.cn .
【返回】